雄安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國家農高區總體思路
一、基礎及優勢
產業基礎:雄安新區所轄安新縣白洋淀農業科技園于2016年被批準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具備了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條件。2016年園區帶動安新縣主導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同時與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形成戰略合作,正在大力推進白洋淀科技城建設,將全面建設農業科技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白洋淀品牌影響力逐漸提高。
政策優勢:雄安新區“千年大計”的戰略定位,使得雄安農高區在吸引國家級科技機構、科研項目、農業企業資源、農業服務機構、農業展覽會議等方面具有其他農高區無可比擬的條件,同時也容易獲得農業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試點支持;河北省規劃,在雄安建設創新中心,輻射帶動全省農業創新發展;“一區”即在雄安新區建設農業創新基地,包括農業科技研發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農業大數據中心和都市現代農業展示中心,輻射帶動環北京農業科技示范帶;以上條件為創建國家農高區提供了便利。
二、指導思想
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必須遵循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指導思想的指導,即智慧、綠色和創新發展三大理念的指導。
突出前瞻性,應該深刻領會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發展的趨勢,抓住農業技術變革重點和生產模式演變趨勢,由此帶動未來雄安新區農業產業格局應該全國乃至全世界處于引領地位。
高端聚集:應該充分考慮自身優勢條件,充分利用千年大計戰略定位的政治優勢,整合國內外最高端科技及產業資源用于農業高新區發展。
因地制宜:充分考慮良好的生態、交通區位優勢,考慮京津冀都市圈要求,面向一線城市、中心城區高端消費人群大力發展農業休閑旅游與綠色、高端、高附加值農業。
三、總體定位
全面貫徹落實創新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引進國內實力最強大的機構,發展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組織模式和產品領域,廣泛利用物聯網、現代育種、標準化工廠模式等現代農業技術,推動產城融合、產鎮融合、城鄉融合,用五到十年左右時間,將雄安農業高新區打造成為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和世界一流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著力實現以下幾個功能定位:
國家湖泊技術研究中心:整合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資源,謀劃建設湖泊保護開發研究、淡水農業研究中心、淡水產品深加工研究中心等機構,打造成為全國的湖泊保護性開發研究基地。
我國現代農業技術轉化基地:推動京津冀三地國內頂級機構科研機構在農高區建設試驗基地、新產品、新模式展示基地;推動京津冀最領先農業機構、社會資本聯合,在農高區建設科技成果評價、交流、轉化、投資、孵化等平臺,打造國際一流的農業技術轉化基地。
現代農業技術示范區:充分依托農業資源優勢,著眼世界先進領域,吸引國內外農業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在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生產示范基地,廣泛利用現代種植、養殖技術,從育種、種植、田間管理、信息化等領域先進技術和生產模式,示范和引領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鄉村振興引領區:突出創新驅動,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打造我國鄉村振興引領區。
四、產業定位
注重占領產業鏈條高端環節,強調綠色、智能和創新生產,重點突出以下幾大產業領域。
高效生態農業:農業及生態研究、育種、現代種養殖業;
農產品精深加工:突出過程精品、發展高附加值、高營養的精深加工業;
農業觀光旅游及相關產業,包括運動、健康、旅游,農業論壇及博覽。
產業規劃重點在于研究產業發展方向、重點領域、產業鏈設計、業態設計、招商體系設計,為發展指明方向。
五、保障措施
園區管理體制創新:堅決避免依靠扶持單方面推動園區發展的模式,借鑒國內成功高新區、農業高新區及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經驗,建立一個具有獨立完整的規劃、土地、財政、人事權利的農高區管委會,統籌發展一二三產業,設立園區發展投資公司,做大園區投融資平臺,夯實園區自我發展能力,為園區經濟快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農業經濟體制創新:強化頂層設計和高層推動,圍繞農業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著力破解農業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土地流轉、農業抵押物貸款、農業設施貸款、土地承包經營權貸等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創新,為我國探索出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模式。
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包括設立科研機構、孵化器、加速器、星創天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培養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繼續的科研人才、完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科技金融機構等,形成完善的科技創新鏈條。
建立市場化招商體系:研究在充分利用政治優勢調動國家資源的前提下,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完備的招商體系,研究目標招商客群、制定招商策略。
社會資本投入模式:實施負面清單管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支持社會資本投向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研究探討在公共服務、科研服務等領域的混合所有制、PPP等模式;探索構建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高新技術領域的金融服務體系。
六、實施步驟
(一)成立創建領導小組
參照全國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慣例和科技部要求,雄安新區層面建立創建領域小組,高水準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由主要領導任創建領導小組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和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負責人任小組成員,鏈接全國高端農業產業資源并且統籌全區優勢資源,全力以赴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二)聘請專業咨詢機構
聘請對全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區創建工作比較熟悉、熟悉農業高新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并且與科技部農村司建立持續合作關系的團隊協助編制創建文件、指導“以升促建”工作。
明確重點任務,制定農業高新區創建計劃,強化落地執行,突出發展重點、補齊發展不足,全力推進創建工作。
(三)創新政策體系
在制約農業高新區發展的土地流轉、金融政策等領域,國土資源部、科技部、中國農業銀行等機構聯合開展工作,成立工作組,大膽實施制度創新,爭做全國農業制度創新的先行者和試驗田,為全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和模式。
(四)強化溝通交流
依照創建工作的要求,及時與科技部加強溝通協調,匯報相關創建工作,依照相關要求改進和完善發展,盡快推動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下一篇:國家海洋高新區規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