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濟發展與高新區發展規劃的關系
2017 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而高新區規劃正是推動創新發展,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于是國家為何如此注重高新區建設,高新區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之間存在怎樣的互動關系成為學界關注的重點。
關于城市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我國學者也從不同方面展開了研究。毛一凡從幾大城市的案例分析切入,分析了城市規劃對城市經濟發展的積極和消極作用,并從加強管理、保證規劃科學性、保證規劃效果和形態設計與節能設計相結合四個方面提出了城市經濟發展中城市規劃措施 ;張元首先解釋了城市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的理論聯系,然后解析了城市規劃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優秀案例,最后從管理、原則、實施三個角度分析了如何有效發揮其作用 ;韓少平則基于信息技術和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來闡釋兩者之間的關系 。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立足于現階段我國高新區規劃大熱的背景,運用文獻閱讀和資料分析的方法,以較為典型的杭州高新區濱江區為例,在界定城市規劃、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城市經濟發展等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創新性地著眼于高新區這一主體,從產業結構、經濟效應和綠色發展三個角度分析高新區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為相關政府及企業提供借鑒。
2 相關概念解析
2.1 城市規劃城市規劃是為了實現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所作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規劃具有指導和規范城市建設的重要作用,是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當然,城市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根據城市發展的現實狀況動態變化,是一個持續發展的決策過程。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需要遵循整合、經濟、安全、美學和社會五大原則。
2.2 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各級政府批準成立的科技工業園區,它是為促進高新技術發展而設置的特定區域,是依托于智力密集、技術密集和開放環境,依靠科技和經濟實力,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科技資源、資金和管理手段,通過實行稅收和貸款方面的優惠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實現軟硬環境的局部優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建立起來的,促進科研、教育和生產結合的綜合性基地。
2.3 城市經濟發展城市經濟是以城市為載體,以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支配地位,各類生產要素高度聚集形成的地區經濟。城市經濟發展是城市功能賴以發揮作用的重要物質基礎。
3 高新區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
高新區規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一個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新時代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規劃的科學制定和有力實施,通過高新區規劃帶動城市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有利于促進城市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城市經濟發展是高新區規劃制定和實施的物質與技術基礎,只有城市經濟良性發展,才能促進高新區規劃的有序推進。總而言之,高新區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3.1 規劃導向轉變與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在其發展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有利因素,也會遇到很多發展的新機遇,敏銳把握發展機遇,規劃建設相對完整系統的,具備自我城市功能的新區,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全面提升城市競爭力。同時,通過合理規劃產業結構,推動第三產業發展,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2 政策方向指引和規模經濟效應一方面,城市經濟發展推進了城市高新區規劃的進程。伴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相關機構逐步將關注點轉移到高新產業和高新區,并出臺一系列發展政策,通過規劃指引、財稅優惠、園區優惠等手段促進高新區規劃的開展。另一方面,高新區規劃催生規模經濟效應,促進城市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城市規劃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統籌協調各方利益,將分散的高新產業集中發展,形成同一產業鏈企業或同一類型企業的集聚,實現融合發展。在解決高新產業基礎設施成本高、投資周期長、發展壓力大等問題的同時,充分利用城市資源,實現設施共享、互幫互助的良性發展態勢,實現高新區帶動下的城市規模經濟效益。
3.3 綠色科技理念與健康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是現階段城市發展的總體思路之一。伴隨著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的興起,綠色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相關機構也將綠色科技理念作為城市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發展的主要理念之一,指導城市高新區規劃建設。而城市規劃對土地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優化組合、相關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區域的科學規劃也促進了城市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4 案例分析:杭州高新區濱江區
杭州高新區(濱江)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濱江區行政城區合二為一而成,是杭州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前沿陣地,正在努力成為杭州擁江發展的示范區。濱江區設立于 1996 年 12 月,行政區劃面積 73 平方公里,下轄 3 個街道,59 個社區,戶籍人口 22.1 萬。濱江區始終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建設科技新城,堅持“產業引領、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民生優先”四大戰略,堅持一張藍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一方面政府要加強立法、執法力度,大力打壓市場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市場亂象,引導企業之間良性競爭;另一方面在產品標準和行業規則上要積極與國際接軌,與企業共同完善行業規劃,嚴格控制產品檢測,保證質量,提升行業總體素質和聲譽,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是利用互聯網的大數據,提升質監部門服務經濟社會能力。廣東云浮市質監局發揮國家石材產品質檢中心(以下簡稱石材質檢中心)的公共服務檢測平臺作用,通過建立石材產品分類數據庫,將大數據引入質量領域,不僅對當地石材產業有序發展起到規劃作用,而且將實現質量監管與誠信體系建設并重發展,申報《國內及部分國外石材產品分類數據庫的開發與應用》科技計劃項目。該數據庫將使石材的標準樣品、產地、組分、生產工藝等數據化,將成為國內外石材生產、流通、檢測、科研領域有關數據的集合。
2.2 引導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引導當地企業借鑒國外一流企業的做法,進行企業現代制度的建設和落實,實現企業發展實力的提升。一是對當下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完善,這是進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最關鍵的部分。其次是引進相關管理人才,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積極推動企業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力求“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的發展,是云浮石材行業以后發展的主要團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升分工的專業化,控制企業內部之間的費用,還能夠實現信息的共享,彼此在人才和技術等若干方面形成優勢互補,另外還能能夠出現好的外部效應,最終實現集群和集群中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2.3 加快石材產業布局規劃,推動石材行業良性循環發展2017 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我市經濟和發展、環境保護建設的重要一年。堅持環保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以環保治本,改善環保質量和保護人民健康為根本,云城區組織編制了《云城區石材生產加工企業準入辦法》根據現有石材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科學規劃石材生產企業禁入區、限制區,明確石材生產加工企業準入條件和管理辦法,新建或改擴建石材生產加工項目應當符合我區區域發展規劃布局及產業發展要求。
3 加強石材的行業商會及協會的服務力度云浮石材商會等應該充分發揮中介組織與橋梁紐帶的作用,致力于消除無序競爭,引導強化企業行業自律,實現互惠雙贏、優勢互補,整合行業優勢,進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目前,云浮市除了原有的云浮市石材商會、機械行業協會團體外,還于近年成立了廣東省奇石觀賞石協會、云浮市青年石材文化產業聯合會、云浮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云浮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嶺南民間工藝研究院云浮分院、云浮市福建羅源商會等組織,這些協會的成立,為云浮石材企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激情,為石材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服務支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為石材、工藝擴張市場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