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久久-青楼烟云在线观看-青青99-青青操国产视频-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热久久

網站導航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亞望京中心A座 401號樓5層

郵編:100021

電話: 13552913761

當前位置:首頁  > 成長視點

產業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18-08-16] 發布者: 點擊次數:

       與其他經濟組織一樣,產業集群也有產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對于產業集群的這種“生命周期”,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研究:一個是從集群的整體角度來探討產業集群的演化過程;一個是從構成集群的企業和其他機構個體角度,通過考察企業等組織的進入或新建、發展,衰亡或遷出來研究集群的產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

       從產業集群整體角度看,集群的發展過程必然表現為不同的發展階段。Garofoli根據意大利的經驗研究將集群發展分為三個階段:1)區域生產專業化階段,2)地區生產系統化階段和3)區域系統化階段。他指出,在區域生產專業化階段,企業只是集中于某一地區,這可能是由于該地區的特殊優勢(如低成本的勞動力)造成的,各個企業爭奪共同的市場,企業之間并沒有過多的聯系;到了地區生產系統化階段,企業之間的聯系增多了,同部門企業開始合作,不同部門也開始形成穩定的組織結構;而在區域系統化階段,產業集群完全成熟,內部結構復雜而完善,集群內企業和組織聯系緊密而穩定(Guerrieri and Pietrobelli,2001)。塞格列和迪尼(Giovana and Dini,1999)根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墨西哥和牙買加等拉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從投資項目角度提出了中小企業網絡化發展的5個不同階段,即以少數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來組織和推動中小企業網絡形成的階段,這是集群形成的開始;形成戰略計劃階段,包括分析共同的問題和機會、制定共同的工作步驟和組成聯合的企業組織等;聯合發展階段,主要是啟動有利于網絡組織中的每個企業發展的共同項目,如聯合采購原材料、聯合推銷產品、設計合作組織規則等;選擇戰略性項目進行實施的階段,包括建立在企業之間以產品和生產過程形成的專業化分工聯系、通過新企業進入為其它企業提供共同的配套能力等;自主管理階段,即保證在聯合行動中的企業自主性,這時集群完全成熟。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秘書處(UNCTAD,1998)也根據三個指標將產業集群分為五種類型,并尋求這五種類型中的發展階段性聯系,這三個指標是網絡化中的每個企業的技術水平、市場的擴展和企業之間的合作程度,以這三個指標的組合作為劃分產業集群的依據,將產業集群分為五類,非正式的合作網絡、有組織的合作、創新型集群、科技園區和出口加工區等,并從技術水平、技巧、創新能力、信任、競爭、企業規模、出口和學習等因素上分析了這五種類型之間的差異程度和聯系。

       個產業集群從出現到最終形成,將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以上的研究為提供了區分集群發展階段的標準,描述了各個階段的特點,為我們劃分和認識集群的發展階段提供了方便,但是并沒有揭示集群從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演化的過程。產業集群作為一個有機的具有生命力的產業群落,它的出現、增長和發展,也是一個逐步演進的漸進過程。Ahokangas和 R鋝鋘en(1999)曾提出一個演化模型,將區域集群的發展過程分為起源和出現、增長和趨同、成熟和調整三個階段。在產業集群演進的起始階段,由于地區的優勢或其他原因,一批快速增長的新企業在某一地點相互集聚,具有創新精神的創業者最初利用其獨特的私人關系和接觸,來建立并加強企業間的聯系。隨著各種新企業不斷進入集群,大量企業的群集可以獲得集聚經濟效益。隨后集群將進入實質增長階段。在這一階段,集群的成功需要有一個廣泛的、高質量的、松散連結的網絡,以及差別化的企業經營戰略。大量企業在空間上相互接近,將導致各種思想、技術和信息傳播的加快,由此促使企業經營活動出現模仿和同構化(homogeneity)。隨著這種相互模仿和同構化的持續,集群將進入趨同階段,新進入集群的企業數量和企業增長率都將出現下降。在成熟的集群環境中,迅速增加的資源競爭將導致成本增加,出現集聚不經濟,由此帶來集聚經濟的喪失。同時,在現有集群中,各種創業活動變得更加保守,也更帶有模仿性。如果這種集聚不經濟持續下去,隨著模仿和同構化的增加,集群內企業的數量將出現下降,創業和創新開始出現在現有集群以外的地區。這時整個集群將出現衰敗,嚴重時甚至會走向毀滅。阿霍坎加斯等的這一演化模型分析了集群演化的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對集群發展過程的研究。不過他們的演化機制是構建在對集群的整體描述上的,其他一些學者試圖從微觀角度分析產業集群的演化過程并為集群演化提供微觀基礎,這就需要研究企業在集群發展過程中的發展變化和對集群的影響。

       從企業角度來看,在產業集群發展初期必然表現為新企業以及其他組織的建立或遷入,這一般是由市場、技術或制度的變化所引致的。由于新企業的增長速度很快,集群也會很快的發展。這時候,對于企業來講,自身的發展可能比集群的發展更為關鍵,因為此時集群剛剛形成或正在形成,集聚經濟還沒充分表現出來。接下來是集群的增長和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大批企業新建或遷入,企業數量急劇增加,規模不斷?96對集群的沖擊很大,如果集群不能很好應對與轉型,就很可能衰退。為了使集群能夠持續下去,就需要適時進行戰略調整和再定位,如及時調整結構,促進產業升級,鼓勵并強化創新,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完善市場組織網絡,對欺詐行為進行制裁等等。這樣,通過戰略調整和再定位,將促使集群重新進入快速增長的軌道,并保持較強的競爭和創新能力。這說明,并非任何一個產業集群都是可持續的,只有那些能夠成功地進行戰略調整的集群,才能始終保持較高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于這些產業集群來說,具備一個完善的自調整機制,是它們最終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魏后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