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久久-青楼烟云在线观看-青青99-青青操国产视频-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热久久

網站導航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亞望京中心A座 401號樓5層

郵編:100021

電話: 13552913761

當前位置:首頁  > 成長視點

科技金融政策創新評價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1-01-25] 發布者: 點擊次數:
         一、主要創新政策工具

         1、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和科技銀行

         專門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機構。科技銀行的本質仍然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縱向信用,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則是以民間信用為基礎的橫向信用。2010年10月,江蘇首家科技小額貸款公司——蘇州融達科技貸款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成立,盛科網絡、吉瑪基因等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與“融達科貸”簽訂了1.1億元的授信協議。2011年底,蘇州科技小額貸款公司達20家。同時,江蘇省還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7家銀行的南京支行設立為科技銀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專營金融貸款服務。2014年7月,銀監會正式批準三家民營銀行籌建,其中以騰訊、百業源和立業三家公司合資成立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注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主要業務方向是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由于其地處深圳,科技型中小企業較多,因此,預計該銀行的主要業務將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

         2、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是指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后向銀行申請融資。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知識產權相關法律不甚完備,知識產權價值不易確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問題,銀行駕馭知識產權質押的能力不夠成熟以及知識產權變現的可能性不易預測等因素阻礙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發展。只有極少數銀行對部分中小企業提供此項融資便利,而且一般需由企業法定代表人加保。要有效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亟須從完善法律體系和價值評估制度等方面入手。

         3、中小企業集合債券

         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是指通過牽頭人組織,以多個中小企業所構成的集合為發債主體,發行企業各自確定發行額度分別負債,使用統一的債券名稱,統收統付,向投資人發行的約定到期還本付息的一種企業債券形式。它是以銀行或證券機構作為承銷商,由擔保機構擔保,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參與,并對發債企業進行篩選和輔導以滿足發債條件的新型企業債券形式。這種“捆綁發債”的方式,打破了只有大企業才能發債的慣例,開創了中小企業新的融資模式。07深中小債是中國首個集合債券,由深圳市貿工局牽頭,深圳市20家成長性好、誠信度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作為聯合發行人,國家開發銀行擔任主承銷商并為債券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深圳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深圳市高新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和深圳中科智擔保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向國家開發銀行提供反擔保。該集合債券總規模10. 3億元,債券期限為5年期固定利率,票面年利率5.70%,企業從第三年開始以40%、30%、30%的比例分3年還本,債券的信用級別為AAA。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交易。2012年,常州利用財政貼息、擔保費補助等政策引導企業發行5.08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集合債,開拓了江蘇省融資新渠道。

         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存在的主要問題:(1)擔保難是目前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的首要問題。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資質、盈利能力等諸多因素,使得擔保問題成為困擾中小企業集合發債的首要問題。擔保與再擔保的目的是使集合發債的中小企業信用增級,從而降低債務融資的成本。中小企業也可以將其資產進行抵押,以降低其信用風險,但在抵押過程中存在著資產估值的問題,因而中小企業在集合發債時多采用擔保的形式來進行信用增級。如07深中小債與07中關村債都是由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而為了防范與化解信用危機向金融體系的傳遞,銀監會在2008年10月新出臺了一項政策,禁止銀行對企業債券等融資項目的擔保行為,這無疑也包括中小企業集合債。這一規定,使以往以銀行擔保為主的企業債券發行面臨擔保危機,對本來就困難重重的中小企業集合發債更是雪上加霜。現在一些正在籌備之中的中小企業集合債券轉而謀求由大型企業進行擔保,有的則是擬采用集合擔保的方式。(2)上市交易后成交較為清淡。無論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的07深中小債,還是在深交所上市交易的07中關村債,除了在發行上市時較為熱鬧外,在交易市場中的交易均較為清淡。以07中關村債為例,從上市(2008年1月21日)至2009年3月31日止,日算術平均成交量僅為1017手,低于普通企業債券的日均交易量。雖然這與債券的發行量不大有關,但也與發行人的資質等因素相關。(3)對集合發債的中小企業的準入門檻較高。根據各地的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的規定,均要求中小企業必須達到9個方面的硬指標方能入選,包括凈資產達6000萬以上、成立3年以上、近3年連續銷售增長20%、連續凈利潤增長10%及所籌資金用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等。換句話說,要求集合發債的中小企業基本符合《公司法》中關于發行公司債的基本條件,這種規定使得很多正處于成長中的中小企業難以通過集合債券的形式獲得資金。而另一方面,同時符合這些條件的中小企業從銀行貸款也并不困難。這使得中小企業通過集合發債,解決其融資難問題的目的并未真正實現。

         二、科技信貸政策評價與展望

         科技貸款的發展,改變了科技投入單純依靠政府撥款的模式,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隨著國家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不斷重視,國家制定包括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內的信貸政策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之中。政策性貸款的力度加大,商業科技貸款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不斷突破。科技型中小企業唯有依靠新技術、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才能真正走出困境。這些企業通過銀行科技貸款的支持,調整產品結構,企業和科研單位利用科技貸款,通過在技術開發過程中的融合、催化等效能作甲,將大批新產品推向市場;使科技成果很快轉化為生產力,變成實實在在的高附加值的商品。

         貸款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未來要建立起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組織體系,完善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多元化融資服務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貸款規模和比重。加快發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在強化風險防范和監管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勵外資、國際組織資本和民間資本設立科技銀行等專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并引導這些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布局。加強政府對科技貸款的各種政策支持,推動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創新。加強政府通過以風險補償、政策性科技擔保、財政補貼等方式將財政嵌入銀行等金融機構,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科技貸款的可持續性。

      本文章歸成長方略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