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典型農機產業園成功經驗介紹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1-01-27]
發布者:
點擊次數:
一、雙峰縣農機產業園介紹雙峰農機產業園是湖南省重要的農機生產基地,擁有農機產品終端生產企業62家、配套企業48家,農友股份為新三板上市企業,被譽為“全國碾米機之鄉”、“中國農業機械之鄉”。 2018年,雙峰農機產業實現產值160多億元,占湖南省農機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
產業定位精準。產業定位為田間作業耕種收烘、畜牧水產、農用運輸機械制造,市場主要面向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園區成功打造出以“輕便、適用、實惠”和“小、精、實”為特色的碾米機、耕整機、旋耕機、玉米脫粒機等60余個品種。雙峰農機產品有60多個品種300多種型號,涵蓋糧食生產耕整、栽插、植保、收割、烘干、貯藏全過程以及畜牧養殖、農用運輸、農產品加工等機械,形成了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注重技術創新。推動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將傳統的機械組裝和同質化競爭,轉向自動化、數控化生產和特色靈巧型多功能產品的自主研發。同時,與科研院所組建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通過產業的提檔升級,農友機械集團被工信部授予“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勁松機械被工信部列為“兩化融合試點企業”;湖南巽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速有序拋秧機,獲6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實現“水稻移栽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湖南省勁松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入圍2018年工信部兩化融合示范試點企業;湖南金鋒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雙創平臺”入圍工信部2018年農機制造企業一體化“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擁有農友、好運來等中國馳名商標2個、湖南名牌10個。
強化政策支持。園區設立農機創新投資基金,投入4500萬元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并撬動社會資本助推產業升級,促進產品更新換代。
二、郫都區農機裝備產業園
2018年底郫都區已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20余個,規模經營主體500余個,農機合作社作業面積占全區農業生產作業面積的50%以上,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25萬千瓦,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達87.71%。
2019年3月郫都現代農機智能裝備產業園建設啟動。該園區以現代農事服務公司為主體。作為園區建設主體的農事服務公司——吉峰科技,是我國大型農事服務公司,公司在全國擁有分公司200多家,加盟銷售渠道2000多個,覆蓋了中國的24個省市。
園區規劃建設“2中心2基地1公司”。2中心:現代農業高端裝備展銷中心、智慧農機物聯網數據中心;2基地:現代農業高端裝備演示與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現代農業高端裝備組裝制造基地;1公司:現代農事服務公司。
現代農業高端裝備展覽銷售中心,將引進國內、國際先進經濟作物機具,進行集中系統的展銷,并為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提供解決方案。同時,打造現代農業高端裝備演示與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打造現代農業高端裝備組裝制造基地。
以“陌上花開”項目為核心基地,分片選擇德源大蒜、唐元韭菜、新民場生菜三類蔬菜生產片區為試驗基地,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優化農業生態環境、提升農業產品質量,填補國內蔬菜機械化種植農田整治和配套規劃空白區。
農事服務業將以農機農業服務公司為依托,打造現代農業社會化專業服務體系,實現農業生產市場化、治理公司化、管理信息化,面向全國提供選種育種、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機耕機播、施肥植保、收獲烘干、加工包裝、農資供應、農業金融全方位服務。
三、發展啟示
1、產業定位精準
雙峰農機產業園主導產業為適應山地丘陵地區水田的小型農機,涵蓋該領域的各個環節。產業發展之初,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比較優勢,即擁有市場優勢和充沛的勞動力資源優勢。郫都區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產業定位為,農機裝備展銷、推廣示范應用為主導,未來以綜合農事服務為發展方向,充分發揮了其產業基礎優勢,即其擁有在全國領先的農事服務企業吉峰科技。
2、發展路徑清晰
雙峰農機產業園發展遵循了“制造——市場——創新”的發展軌跡,很好的規避了本地人才資源不足、創新能力較弱的先天不足;郫都區現代智能農機裝備產業園遵循“市場——制造——服務”的發展軌跡,充分發揮了自身的產業競爭優勢,同時也符合市場趨勢。
3、堅持市場主導
雙峰農機產業園的發展壯大與農機機械、勁松機械等幾家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分不開;而郫都區現代智能農機裝備產業園整體就是吉峰科技策劃的,也是吉峰科技發展壯大的需要。因此農機產業園的發展壯大必須堅持企業主導,對于政府策劃推動建設的園區尤其應該強調這一點。
4、注重創新驅動
雙峰縣現代農機產業園通過技術創新,高速有序拋秧機等一批產品和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提高了園區的競爭力。而郫都區現代智能農機裝備產業園則立足于將國內先進農機裝備企業吸引到本地設立生產及展示基地,與國內頂尖研發機構建立技術聯盟。
5、政策支持有力
由于創新活動資金需求大、存在創新風險,政府從產業基金、專項資金等角度對企業進行支持,是國內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區的通行做法,雙峰縣現代農機產業園設立了4500萬元支持科技創新。
本文章歸成長方略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上一篇:國內外醫藥產業園成功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