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農高區和農業科技園區專題研究(2)
二、構建全產業鏈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推進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引擎。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明確提出: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方面,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農業全產業鏈是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體驗、消費、服務等環節和主體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緊緊圍繞“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推進延鏈、補鏈、壯鏈、優鏈,從抓生產到抓鏈條、從抓產品到抓產業、從抓環節到抓體系轉變,推動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補齊產業鏈短板,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拓展鄉村多種功能,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促進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提升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黑龍江建三江農高區圍繞打造“綠色水稻全產業鏈”樣板,通過“水稻生態循環產業、綠色有機食品加工業、智能農機裝備產業和現代科技服務業”全鏈條協同發展,建設“黑土糧倉”。
吉林長春農高區以玉米全產業鏈提升為重點,構建“玉米種業、玉米種植業、玉米精深加工業、智能農機裝備業和農業科技服務業”產業體系,推動玉米全產業鏈集群化發展的,打造“黃金玉米帶”。
內蒙古巴彥淖爾農高區以硬質小麥和肉羊為主導產業,打造“綠色生態牧場”,示范引領西北地區及黃河流域農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河南周口農高區聚焦小麥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按照生物育種、科學種植、精深加工、市場物流、廢棄資源利用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建設小麥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打造“中原糧倉”。
新疆昌吉農高區圍繞棉花全產業鏈,建立從棉花科研、生產、加工、流通、紡織、服裝、貿易全產業鏈,打造世界頂端棉花產區。
山西晉中國家農高區以功能農業為主導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創新中心為創新平臺,設施農業、現代中藥聯動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業配套發展的有機旱作農業產業體系。
南京國家農高區著力構建以生物農業為主導,以農產品特色加工、農業智能裝備制造、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為特色,以未來食品為戰略的“1+3+1”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科技產業集群。
四川宜賓農高區圍繞主導產業林竹和特色產業釀酒專用糧、晚熟柑橘,構建林竹精深加工業、智能農業裝備制造業、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農業服務業的“3+1”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體系,推進“農商旅、農科旅、農康旅、農文旅”融合發展。
湖南懷化農科園以中醫藥健康為主導產業,以雜交水稻制種、果蔬種植及加工、竹木深加工為特色優勢產業,爭做道地藥材標準的市場應用者和現代種業科技引領者。
湖南寧鄉農科園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龍頭”,構建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導,高效種植、特色養殖、觀光休閑旅游為輔助的“1+3”產業布局,打造省會城市重要的“米袋子”“菜藍子”“果盤子”“奶瓶子”生產示范基地。
廣東河源農高區以服務華南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端農產品市場為方向,重點發展農產品和食品加工、立體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服務業,著力構建具有河源特色的丘陵山地農業產業體系。
海南三亞農科園立足海南省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構建以南繁育種、熱帶農旅產業和農業科技服務業為特色的熱帶高效農業產業體系。
貴州銅仁農科園以食用菌為主導產業,大力推動食用菌、生態茶、蔬菜(辣椒)、中藥材產業等特色產業發展,構建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產業體系。
貴州黔東南農科園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協同發展油茶產業、優質果蔬產業、現代服務業,構建“3+1”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體系。
河北定州農科園苗木產業形成“研發—育種—種植—加工—銷售—資源循環利用—農旅(國家級苗木花卉博覽會)”產業鏈條,畜牧業形成“研發——育種—養殖—精深加工—銷售—糞污循環利用”產業鏈條;畜牧裝備形成“土地整理裝備—飼草種植裝備——奶牛養殖設備—牛奶儲運裝備—天然氣裝備”產業鏈條。
浙江衢州農科園重點發展精品柑桔、優質糧油、特色 中藥材、生態畜牧四大主導產業,大力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引領浙江西部丘陵山區農業轉型升級。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突出亮點。三次產業融入度是指二產和三產占總產值比重,融合度越高,三產融合程度越深。
江蘇南京國家農高區位于南京近郊,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基礎較好,鄉村旅游消費市場需求旺盛,三產融合程度深。
湖南寧鄉農科園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發達,形成了以加加集團、華潤怡寶、糧食集團、絕味食品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長沙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牽頭園區。河南周口農高區以小麥、玉米、紅薯等農副精深產品加工為主,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產值占比達70.8%。新疆昌吉農科園、浙江衢州農科園、海南三亞農科園、廣東河源農科園、內蒙古巴彥淖爾農高區、貴州黔東南農科園、山西晉中國家農高區、吉林長春農高區、貴州銅仁農科園、黑龍江建三江農高區等園區一產占比高、二產占比低,存在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不高,產品附加值不高等問題。
表1 園區三產融合度表
園區名稱 |
一產占比 |
二產占比 |
三產占比 |
三產融合度 |
江蘇南京國家農高區 |
5.5% |
50.4% |
44.0% |
94.5% |
湖南寧鄉農科園 |
5.7% |
78.4% |
15.8% |
94.3% |
新疆昌吉農科園 |
9.6% |
30.5% |
59.9% |
90.4% |
浙江衢州農科園 |
10.4% |
36.2% |
53.4% |
89.6% |
四川宜賓農科園 |
10.7% |
50.3% |
39.0% |
89.3% |
海南三亞農科園 |
11.4% |
16.3% |
72.3% |
88.6% |
河北定州農科園 |
14.5% |
49.9% |
35.6% |
85.5% |
河南周口農高區 |
15.0% |
70.8% |
14.2% |
85.0% |
廣東河源農科園 |
16.6% |
34.2% |
49.2% |
83.4% |
內蒙古巴彥淖爾農高區 |
19.0% |
29.0% |
52.0% |
81.0% |
湖南懷化農科園 |
21.3% |
61.5% |
17.2% |
78.7% |
貴州黔東南農科園 |
22.6% |
20.9% |
56.6% |
77.4% |
山西晉中國家農高區 |
22.8% |
22.8% |
54.4% |
77.2% |
吉林長春農高區 |
26.2% |
21.9% |
51.9% |
73.8% |
貴州銅仁農科園 |
29.4% |
18.9% |
51.7% |
70.6% |
黑龍江建三江農高區 |
46.0% |
10.7% |
43.3% |
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