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可行性項目建議書(一)
三、創建可行性
(一)創建條件
對標湖南省級高新區申請認定條件,從園區基本條件、產業發展、創新創業、支持保障方面來看,產業開發區基本符合省級高新區創建條件。
表4產業開發區創建省級高新區指標參照表
序號 |
名稱 |
省級高新區標準 |
產業開發區 |
備注 |
1 |
基本 |
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非高新類的省級產業園區 |
省級工業集中區 |
R符合 |
2 |
四至范圍明確,組成區塊一般不得超過3個 |
一園兩區 |
R符合 |
|
3 |
園區在上年度全省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綜合評價排名中居前70%。 |
—— |
|
|
4 |
發展戰略及產業發展規劃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操作性,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明確 |
未編制發展戰略及產業發展規劃,但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明確 |
R符合 |
|
5 |
組織開展環境影響跟蹤評價 |
編制了《產業開發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 |
R符合 |
|
6 |
園區整體性安全風險評估合格 |
合格 |
R符合 |
|
7 |
產業 |
上年度園區技工貿總收入不低于100億元 |
2021年約238.79億元 |
R符合 |
8 |
1—2個特色主導高新技術產業,并具有較完整的產業鏈 |
電子信息、生物醫藥 |
R符合 |
|
9 |
上年度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增長速度高于全省省級產業園區平均水平 |
高于平均水平 |
R符合 |
|
10 |
上年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不少于30家 |
規模工業企業63家 |
R符合 |
|
11 |
高新技術企業不少于15家 |
19家 |
R符合 |
|
12 |
經登記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不少于20家 |
20家以上 |
R符合 |
|
13 |
近3年新引進了重大項目或“三類500強”項目 |
勁陽電子制造項目、南博裝配等億元項目 |
R符合 |
|
14 |
創新 |
園區、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有良好的產學研用合作基礎 |
20余家企業與中南大學、武漢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聯盟 |
R符合 |
15 |
園區內單位承擔過省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 |
金聯星科研項目入選省“五個一百”重大科技項目 |
R符合 |
|
16 |
上年度園區研發經費生產總值占比、萬人新增授權專利數、人均技術合同交易額高于全省省級產業園區平均水平 |
—— |
|
|
17 |
經認定的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數不少于3家 |
5家 |
R符合 |
|
18 |
上年度園區萬人擁有本科(含)學歷以上人數高于全省省級產業園區平均水平 |
—— |
|
|
19 |
認定備案的省級及以上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2家以上 |
2家 |
R符合 |
|
20 |
支持 |
園區建設和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明確的支持措施及政策保障 |
已納入市、區“十四五”規劃 |
R符合 |
21 |
具有相應的管理機構和科技創新職能配置 |
產業開發區管委會 |
R符合 |
(二)創建流程
1、由開發區所在的區政府向市政府提出申請,經市政府與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進行溝通,基本達到認定條件后,再由市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認定省級高新區的申請。
2、根據省人民政府批示,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評估論證,提出審查意見。
3、省科技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將審查通過的產業園區報送省人民政府審定,由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復。
(三)申報材料
1、園區發展戰略及產業發展規劃(需編制),園區建設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情況。
2、園區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
3、園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成果和通過省自然資源廳入庫的函。
4、經批準的所在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尚未編制完成前提供所在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鎮總體規劃),在圖紙上需標出園區所在位置,明確的四至邊界(加蓋所在市州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公章)。
5、園區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審查意見。
6、所在地人民政府扶持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材料。
7、園區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等證明材料。
8、園區科技創新、知識產權、統計數據等證明材料。
9、園區整體性安全風險評估等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