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工業化發展篇
研究背景: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國家醫保局、北京市、湖南省等部委和地區啟動了“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改革等成為未來新形勢下經濟發展關鍵詞。
研究思路:通過對區域經濟總量、工業化率、人口增長、城鎮化率等主要發展指標進行分析預測,對標先進城市、補齊短板弱項、發揮比較優勢,找準區域發展定位,提出“十五五”時期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思路、主要目標、主要任務、重大工程和政策舉措。
研究成果:北京成長方略經濟發展咨詢有限公司是科技部直屬中國科技振興城市經濟研究會的會員單位,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國家級和省級項目申報等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主導編制了《江陵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岳陽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江陵縣制造業和商務十四五規劃》《佛山市高明區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等多項區域及專項規劃和相關課題,相關成果研究被吸收到多個政府工作報告和規劃綱要中。
工業化發展階段研究:以江陵縣為例
工業化進程一般分為前工業化、工業化初期、工業化中期、工業化后期和后工業化五大階段,根據國際通行的研究成果,主要判斷指標有工業化率、人均GDP、三次產業結構、城鎮化率、就業人口結構等標準。
表1:工業化進程主要判斷指標
從工業化率來看,有兩種計算方法:工業化率(01)=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工業化率(02)=工業增加值與農業增加值的比值。2020年以來江陵縣工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2022年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1.2%,工業增加值與農業增加值的比值為1.22,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

圖表1:2018-2023年江陵縣工業增加值及增速變化

圖表2:2018-2022年江陵縣工業化率變化
從人均GDP來看,人均GDP水平與工業化水平成正比,人均GDP水平越高,工業化水平越高。2022年江陵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68萬元,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接近7000美元,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

圖表3:2018-2022年江陵縣人均GDP(萬元)變化
從三次產業結構來看,2018-2022年江陵縣第一產業比重大于20%,第二產業占比高于第一產業占比,第三產業比重最高,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

圖表4:2018-2022年江陵縣三次產業結構變化
從城鎮化率來看,2018-2020年,江陵縣城鎮化率保持較快增長,2020年以后城鎮化率發展趨于緩慢,維持在44%水平,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江陵縣城鎮化率遠遠低于全市、全省水平,城鎮化進程較為滯后,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圖表5:2018-2022年江陵縣、荊州市、湖北省城鎮化率變化
從就業人口結構來看,江陵縣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口占就業人口總數的比重為52.47%,第二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在增強,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

圖表6:2018-2022年制造業吸納就業人數變化
十三五以來,江陵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550億元,尤其是2022-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達到60.00%、51.65%,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工業投資接近150億元、占比達65%以上,主要得益于華魯恒升荊州現代煤化工基地項目、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湖北能源江陵電廠等重大項目落地。

圖表7:2018-2022年江陵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變化
從工業化率、三次產業結構、城鎮化率、就業結構等指標判斷,江陵縣處于工業化的初期階段,人均GDP顯示江陵縣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江陵縣正處于由工業化初期跨越式邁向工業化中后期的發展階段,預計“十四五末”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到“十五五”末步入工業化后期階段。
上一篇:區域經濟規劃的方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