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久久-青楼烟云在线观看-青青99-青青操国产视频-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热久久

網站導航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亞望京中心A座 401號樓5層

郵編:100021

電話: 13552913761

當前位置:首頁  > 申報政策

創新型縣(市、區)培育建設指標體系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1-01-29] 發布者: 點擊次數:

       縣(市、區)培育建設指標說明(帶*的指標為約束性指標):


       1.本級財政科學技術支出(萬元):反映本級財政科技投入情況。指本級政府用于科學技術支出的決算額。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本級人大通過的預(決)算報告

       2.本級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占當年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反映本級財政科技投入強度。本級財政科學技術支出指本級政府科學技術支出決算額,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是指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決算額。該指標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比例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本級人大通過的預(決)算報告

       3.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指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與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值,反映一個地區科技實力和投入強度。該指標為比例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科技管理部門

       4.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數(人/萬人):反映地區科技人力資源投入的情況。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指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類活動的人員。就業人員指在16周歲及以上,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一定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該指標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總量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科技管理等部門

       5.科技金融支持力度(萬元):反映地區政府對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支持力度。指縣級政府用于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中小企業擔保等科技金融結合的資金;以及獲得市級及以上政府財政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等總額。該指標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總量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省市縣財政、統計、科技管理等部門

       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反映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標,具體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該指標為比例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工信、科技管理等部門

       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比重(%):反映企業研發人力投入情況。企業研究與實驗發展(R&D)人員主要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三類。該指標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比例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工信、科技管理等部門

       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建立研發機構的企業數量占比(%):反映地區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能力的情況。指所轄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擁有經地市級及以上政府有關部門認定的研發機構占比數。企業研發機構是指在企業內設立的獨立或非獨立的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技術創新組織載體。該指標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比例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發改、工信、科技管理等部門

       9.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及研究開發機構數(個):反映地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及研究開發體系建設的情況。包括:①創新創業服務機構:本級轄區內被認定為市級及以上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的數量;②科技公共創新服務平臺:指本級轄區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評估中心、科技招投標機構、科技信息機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和各類科技咨詢機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科技人才服務機構、科技金融服務機構、技術產權交易機構等;③本級轄區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數量;④本級轄區內市級及以上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校企共建研發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制造業創新中心等;⑤科技服務機構:本轄區內市級及以上的科普基地,縣級及以上的技術推廣站、學會,其中學會指在科協系統中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同一創新創業平臺及研發機構不重復統計。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省市縣科技、發改、人社、工信、科協、農業、林業等管理等部門

       10.創新密集區數(個):反映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總體情況及創新活動密集程度。指監測年度所轄區域內經國家或省相關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農業科技園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等的總數。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省市縣科技管理部門

       11.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獲得的稅收減免額(萬元)/企業數(家):反映地區企業研發稅收減免政策的落實情況,是指監測年度內企業所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所獲得的稅收減免總額,體現政府對企業科技活動的重視程度,包括享受政策的企業數。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國家稅務局省稅務總局、各市州、縣市區稅務管理等部門

       12.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額(萬元):反映地區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情況。指轄區內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納稅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申報享受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總額。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省市縣稅務管理部門

       13.地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GDP)比例(%):指地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GDP)之比,反映教育經費投入強度,用以衡量區域教育經費保障水平。該指標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比例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教育管理部門

       14.市級及以上科技特派員和“三區”科技人才數(個):反映地區農村科技服務人才的情況。即由市級及以上政府有關部門正式發文認定的、且在監測年度內仍在開展工作的科技特派員和“三區”人才人數。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省市縣組織部、科技管理部門

       15.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反映地區產業結構水平。高技術產業包括: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設備和儀器儀表制造業。高技術產業主營收入是屬于高技術產業統計范圍的企業經常性的、主要的業務所產生的基本收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確認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的收入。它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比例型指標,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數據來源:省市縣統計、科技管理等部門

       16.萬家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數(家/萬家):反映地區創新主體培育情況。指截至監測年度年末,經省科技、財政、稅務部門聯合認定,且在認定有效期內正常運行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萬家企業是指當地工商部門登記的企業。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數據來源:省市縣科技、工商管理部門,國家火炬中心

       17.萬家企業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家/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依托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并將其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中小企業,并已在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系統”備案;萬家企業是指當地工商部門登記的企業。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系統”,省市縣科技、工商管理部門

       1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可以反映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程度,繼而反映出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及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該指標為比例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科技管理部門

       19.規模以上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反映地區內規模以上企業采用新技術原理、新設計構思研制、生產全新產品,或在結構、材質、工藝等某一方面有明顯改進的情況。投產之日起一年之內的產品為新產品的時間期限。該指標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比例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工信管理部門

       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明專利授權數(件):發明專利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專利授權數指報告期內由國內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授予發明專利權的件數。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知識產局、工信、統計管理等部門

       21.萬人發明專利授權數(件/萬人):發明專利授權數是指報告期內由國內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授予發明專利權的件數。萬人發明專利授權數反映一個地區發明專利的產出效率。該指標是根據數據計算獲得的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知識產權局、統計管理部門

       22.吸納(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萬元)/成交項數(項):用以衡量科技成果市場化應用的情況,統計相應技術合同標的金額總和及相應技術合同成交總量。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省市縣科技、統計管理部門,省技術交流交易中心

       23.市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指農產品加工或流通為主,通過各種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相聯系,帶動農戶進入市場,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規模和經營指標上達到規定標準并經市級及以上有關部門認定的企業。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省市縣農業、林業管理等部門

       24.農產品“三品一標”及“兩型產品”數(個):反映政府主導的農業產業綠色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的情況,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標志。“三品一標”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以無公害農產品為基礎,以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為發展方向,推動地域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經專業部門審核批準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包括加工品)數量。“兩型產品”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方面優勢突出的產品,并經有關部門認定的產品。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省市縣科技、農業、林業管理部門

       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管理部門

       26.萬元GDP綜合能耗(噸標準煤/萬元):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標志性指標,指每萬元生產總值所消耗的能源。計算方法:綜合能源消耗總量(噸標準煤)/地區生產總值(萬元)。該指標為總量型指標,保留小數點后四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鑒,省市縣統計管理部門

       27.黨委政府出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定或意見、配套政策:此指標為定性指標,由申報單位自行提供佐證材料。反映一個地區科技創新從組織領導、政策支持方面進行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