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久久-青楼烟云在线观看-青青99-青青操国产视频-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热久久

網站導航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亞望京中心A座 401號樓5層

郵編:100021

電話: 13552913761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1-02-04] 發布者: 點擊次數:
        撫州市位于江西省東部,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員、國務院確定的海峽西岸經濟區20個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第一個納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振興原中央蘇區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規劃的地級市。撫州自古就有“襟領江湖,控帶閩粵”之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僅使其享有“贛撫糧倉”的美譽,更為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創造了條件。近年來,為了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撫州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撫州市委、市政府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定位、高水平建設的要求,對全市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進行了科學規劃和準確定位。圍繞發展現代優勢特色高效農業,擬通過對特色水果產業的結構調整,更好發揮資源和生態優勢,加快形成優勢果業基地化生產、園區化聚集、產業化經營、生態化展示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著力打造“山青、水秀、果香、宜居、富饒”的贛東山區美麗鄉村。

        一、撫州市特色水果產業發展現狀


      
        撫州市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濕潤,非常適合亞熱帶水果生產,是江西重要水果產地,其中最負盛名的有南豐蜜橘、胭脂柚等。2018年,全市水果種植面積148萬畝(柑橘類136萬畝),其中:南豐蜜橘118萬畝(2017年124萬畝),南豐蜜廣6.6萬畝,金溪蜜梨5.0萬畝,金溪蜜橘3.2萬畝,臍橙2.5萬畝,金秋砂糖橘1.5萬畝,紅美人(愛媛28)1.0萬畝,葡萄1.0萬畝,楊梅0.5萬畝,獼猴桃0.4萬畝,紅心柚、皇帝柑、沙糖橘、皇帝貢柚、加州甜橘、雪橙、不知火、春見、沃柑、茂谷柑、紅肉臍橙、馬家柚、三紅柚、雞尾葡萄柚、黃金3號柚等柑橘優良品種,以及火龍果、巴西櫻桃、桑椹、木瓜、無花果、百香果等新型特色水果都有一定面積的種植。然而,目前水果產業發展卻呈現乏力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種植業品種繁多,從而陷入“有面積、有產量”與“低品質、低效益”共存的困境,產品生產與市場需求矛盾突出。如南豐蜜橘有118萬畝,主要品種為97-1-2,系20世紀90年代品種,未進行過品種提純復壯和新品種更新。同時,由于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在不適宜區域盲目擴大種植面積,造成南豐蜜橘質量良莠不齊,假冒產品較多,導致滯銷或者低價銷售。另外,水果產業“大在一產,弱在二產”,加工業弱小,且主要以初加工為主,精深加工企業空缺,產業鏈條短,且不完整,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產品多以初級原料的形式外銷,附加值較低。


        二、結構優化的基本思路

        優化特色水果種植結構,以原有的分散粗放式經營調整為標準化適度規模經營;形成新品種試驗示范、技術集成、信息化、農產品精深加工、區域品牌等完整產業鏈;注重資源利用集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條生態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更好發揮撫州綠色生態優勢;重點推廣輕簡綠色栽培技術和高產優質多抗品種,拓展鮮果加工業,建設標準化果園、培育知名品牌,打造江西特色水果示范先行區。圍繞撫州市現代果業發展需求,主動對接國內外特色水果產業發展前沿科技,針對撫州特色水果產業在種苗、果園機械化裝備和科技創新等環節的短板,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和國際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采取“引進、自主研發與創新并重,集成、試驗、示范推廣并用”的技術路徑,圍繞特色水果新品種選育、栽培和貯藏、加工等新技術研發,開展節水、減藥減肥、省力化等田間增效管理,以及冷藏、冷鏈物流和深加工技術應用。宣傳推廣撫州水果公用品牌和知名企業品牌,提升撫州市特色水果市場銷售額和知名度。通過集成創新以及良種化、標準化、循環化、品牌化的發展方式,示范推廣高產優質和多抗品種新的栽培模式,以創新推進撫州市特色水果產業向科技型、高效型、生態型、安全型轉變,為率先實現贛東南地區特色水果產業可持續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依托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打造更高質量、更強競爭力、更大效益的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帶和重點生產區域,提高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生產供應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綠色優質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探索“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品牌引領-平臺支撐-農民致富”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通過建立高標準的特色水果產業示范區,培植“創新活躍、產業融合、可示范可推廣”的典型樣板,著力打造贛東南地區高端果業發展的新高地。

        三、特色水果產業發展目標

發揮撫州市特色資源優勢與生態優美特點,打造國家級生態城市特色農業產業,形成優勢農產品基地化生產、園區化聚集、產業化經營、生態化展示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引領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緊密結合,建設“山青、水秀、果香、宜居、富饒”的贛東山區美麗鄉村。加快發展撫州香柚、獼猴桃、橘橙等新型特色產業,有計劃調減南豐蜜橘等傳統產業規模。到2023年,建成南豐蜜橘精品果園45萬畝,撫州香柚5萬畝,橘橙10萬畝,獼猴桃30萬畝。在此基礎上建立高標準現代農業示范果園和體驗式觀光旅游農業莊園;通過產業發展和均等化服務,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培養現代新型農民,并形成一批工商資本投資農業新的經營模式;全市特色農業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形成一批全產業鏈的農業產業集群,唱響“生態撫州?綠色農產品”品牌,努力把撫州建成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力、有市場話語權的水果產業基地。

        四、規劃功能區布局

        (一)特色水果種植區。該區整個占地面積90萬畝,主要進行各類特色水果的高效化生產以及機械化、設施化、標準化栽培;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和栽培技術,重點加強矮化新優品種的培育,對老齡果園進行改造;通過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以及平衡營養施肥和生草覆蓋等修復性栽培措施,改良土壤,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果樹抗逆性功能。

        (二)智慧果園示范區。建設智慧果園,探索信息技術在果園的應用。智慧果園綜合管理系統通過對環境監控系統、產品溯源系統、現代通訊系統的集成應用,智能提取農作物環境數據,結合數據智能分析,呈現作物各個環境因素下的走勢,如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度、風速風向、降雨量、PH值等。通過視頻監控模塊可以直接查看果園實時現場畫面,通過視頻設置可以定期進行作物關鍵階段生長數據的對比分析。如果將農產品環境信息呈現到平臺上,果樹專家還可以為常見果樹病蟲害進行快速遠程診斷,對肥水、修剪等給予指導。通過現代通訊系統可以實現與園區果農面對面互動,使平臺成為農戶及其他監管部門的重要信息門戶和指揮調度中心,隨時隨地都可以追溯到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相關信息。

        (三)休閑觀光區。結合撫州市大旅游發展戰略,集聚生態農業旅游資源(包括農業景觀及生態環境、農產品展示與加工、農耕生活體驗、鄉村民俗風情、歷史文化遺跡等),吸引本地及外地居民來果園休閑觀光,親身體驗回歸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的感受,了解農耕文化、體驗生產勞作、品嘗特產食品。這樣,不僅拓寬了農業產業生態服務功能,還提高了生態產品的附加值。針對不同區域農業主導產業板塊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創新“農業+旅游”的新型經營業態模式。

        五、規劃主要建設內容

        (一)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依托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等,優化特色水果產業區域布局。重點在南豐、南城、黎川、東鄉等縣發展特色水果產業,適當縮減蜜橘種植面積,開展蜜橘和獼猴桃的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堅持“壓規模、穩優勢、保品牌”的發展方向,鼓勵果業加工企業開發適應市場的特色產品,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打造綠色食品產業。——以南豐縣為中心,打造中、晚熟蜜橘產業帶,建設45萬畝南豐智慧蜜橘示范園。——建設2萬畝撫州香柚產業園。——以東鄉縣為中心,打造30萬畝獼猴桃特色產業帶。

        (二)整合資本和技術要素,建立主導產業集聚區。引導和撬動金融及社會資本投入園區建設,引領果業提檔升級,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支持企業開展產品創新研發,完善質量安全管理,提高運營管理能力,增強農業產業發展活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業職業經理人,健全多元化、多主體的園區運營機制;以建設撫州重要農產品加工基地為契機,以國家和省級規模以上龍頭企業擴建項目為帶動,依托現有糧、果、藥、菜等特色產業集群,推進深加工技術轉化應用,開拓國內外高端市場,促進產業集群升級。

        (三)加強質量管理,打造高端果業品牌。運用“區塊鏈+農產品安全”技術,從源頭抓起,加強水果從種植到加工全過程的安全管控,特別是強化從種植到采摘過程中的肥藥管理。健全水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立企業誠信檔案,構建果業誠信平臺,支持特色水果企業開展質量安全承諾活動和誠信文化建設。

        (四)建設智慧果園,探索信息技術在果園的應用。建立智慧果園綜合管理系統,采用現代化管理設備,將物聯網技術與標準化生產相結合,運用農業智能監控平臺,打造智能高效水肥一體灌溉、農藥和肥料自動噴灑、氣象與土壤信息實時記錄、全程視頻監控四大系統。在市及縣區各主要特色水果產區全面建設智慧果園,通過在果園內設置的大量傳感器節點,構成監控網絡(小型氣象站)。通過這些傳感器采集果園內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幫助果農發現問題,果農在控制中心足不出戶就可實現沼液、藥液自動噴灑及滴灌施肥。

        (五)建設災害防御體系。——種植綠肥和行間生草。行間提倡間作綠豆、毛葉苕子、豌豆、鼠茅草、黑麥草等綠肥作物,通過翻壓、覆蓋等方法,將其轉變為果園有機肥。——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在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按果樹需肥規律配方施肥,合理修剪和疏花疏果,保持樹體生長,結果平衡,樹體健壯抗病。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果園濕度,減少發病率。——病蟲防治。利用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或干擾成蟲交配,如利用性引誘劑誘殺桃小食心蟲、蘋小卷葉蛾、金紋細蛾等,利用燈光(佳多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多種鱗翅目、鞘翅目成蟲,樹干束草誘殺多種果樹害蟲等。——做好清園工作。冬季結合果樹修剪,清除枯死樹、病枝干、枯枝、殘樁等,集中燒毀或深埋(注意防火),不能丟棄果園內或果園附近,減少病菌來源。通過以上規劃建設項目的實施,到2023年,撫州特色水果產業年產值可達到150億元。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撫州市自然及生態資源豐富、特色產業基礎堅實等優勢,進一步培育和壯大鄉村集體經濟。通過建設生態高效水果示范園區,大幅度提高撫州特色水果的生產效率,提升果實品質,培植和弘揚地域品牌,促進水果銷售,為全市帶來巨大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