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環經濟的綠色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研究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1-02-18]
發布者:
點擊次數:
隨著物流產業的高速發展,物流園區作為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平臺也備受人們關注。我國的物流業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具有“高投資,高能耗,高污染”的特點,發展模式還是比較傳統的粗放型的模式,而現代物流強調全方位對環境的關注,如何能在物流園區建設和運營的全過程中融入循環經濟的理念,減少物流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使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成為當下人們關注的焦點。一、綠色物流園區發展與循環經濟的關系
循環經濟是一種可以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將生產限制在一個只存在一定開口的閉環之中(開口則是為了廢物的排出和生產資料的輸入),并配合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模式將有限的資源的利用率提高,進而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與傳統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相比,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初始成本較高,但是長遠來看循環經濟模式的平均成本是低于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而且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還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整體效益較高。所以,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可以使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模式。
綠色物流是以低排放、資源高利用率、環保為特點的綠色生產活動。我國《物流術語》對綠色物流的定義是: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綠色物流在物流企業的規劃和管理中融入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思想,以物流活動效率為主調,協調和平衡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提高了物流資源的利用率。綠色物流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融入到企業的物流戰略規劃和物流管理活動中,強調物流系統效率,實現企業經濟利益與生態環境利益的協調與平衡,促進物流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隨著物流產業的發達,物流園區內的物流活動也大大增加,園區內的物流運作在產生價值的同時也對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危害,如資源浪費、廢棄物增加、噪音污染、交通堵塞等。為了加快物流產業粗放式發展模式向集約式發展模式的轉變,那么建立一套現代物流的標準作業體系和高效運輸體系是目前物流園區發展的主要方向。物流園區是一種產業集聚現象,它是區域范圍內多家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聚形成的,是物流產業的發展平臺,是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服務節點。物流園區可以有效整合地區物流資源,將區域范圍內的物流企業吸引到園區內,從而達到規模效應,使資源能夠得到高效的利用,降低企業成本,并且園區還能使城市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降低管理成本。但是我國物流園區的發展一直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傳統粗放型的模式,隨著各國政府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建設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綠色物流園區是物流園區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循環經濟模式下物流園區發展與規劃存在的問題
1.整合協調能力差目前,我國很多物流園區的建設沒有經過科學合理的論證,在建設過程中沒有考慮與城市建設的結合,選址具有隨意性,盲目整合物流資源,沒有考慮企業物流運作的效率和成本,單純從城市整體經濟運行效率出發建設物流園區,從而造成現有倉儲設施等物流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導致土地資源的浪費。
2.集約化和技術化程度低物流園區內物流企業經營手段較為落后,園區整體智能化程度低,園區沒有統一的標準化技術流程,導致園區內各個物流環節之間的兼容性低,嚴重影響園區內企業的效率,導致資源利用率較低,成本增加。例如物流的運輸環節,不合理的運輸路線導致運輸載具的能源消耗增加,同時產生的廢棄污染物增加,加劇環境的破壞;物流活動的倉儲環節,貨物的不適當的存儲分類,導致貨物出現泄漏和變質等問題,特別是化學物品,不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而且還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裝卸環節,不規范的作業方式容易導致貨物的損壞,造成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包裝環節,許多商品的包裝上并沒有使用可回收的環保材料,在貨物運輸后,貨物的包裝直接被廢棄,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
3.缺乏可持續發展規劃在物流園區的長期規劃中缺乏前瞻性,沒有考慮環境、資源等外界因素對園區長期發展的影響,只考慮園區的對區域的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園區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對循環經濟理念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追求正向物流,忽略逆向物流造成資源的浪費。可以看到,很多地區的政府主管部門盲目建設物流園區,只追求園區的大和全,結果導致建成后招商困難,造成園區長期閑置浪費以及土地資源浪費。
4.物流設施的建設與發展滯后目前,國內部分物流園區中,現代化的物流基礎設施較少,物流集散和儲運設施較少,缺乏高效的大型綜合貨物運輸中心和物流基地,在信息化、數字化方面物流管理的技術手段相對比較落后,管理效率較低。不少的中小物流企業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被動性,在企業自我定位和市場敏感度方面有所欠缺。
5.行業惡性競爭現象嚴重我國目前的物流企業數目較多,但是大都是規模較小,實力不強,在資源配置方面及專業化協作水平上都比較弱勢,在企業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方面并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這樣的局面下,物流企業開始從價格方面進行惡性競爭,導致企業利潤下降,企業無法實現資本的積累,行業發展出現弊端,再者,物流行業本來就門檻較低,沒有壁壘的存在,即使一部分企業因此被淘汰,還會有大量其他替代者進入,則行業的長期發展就會出現問題。
三、基于循環經濟的物流園區規劃與發展的對策
1.科學合理地做好物流園區的規劃工作在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之前,首先,要對當地的經濟狀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對當地物流產業發展概況進行分析,通過調查分析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規劃園區的體量;其次,以適度超前的原則對園區進行規劃,采用科學合理的預測方法預測需求量,以此確定物流園區的布局和規模以及規劃分階段開發的時序,降低園區土地的空置率;同時,還要考慮園區的建設對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問題的影響,減少物流活動對環境和周圍居民的影響。
2.鼓勵物流園區企業的合作物流園區作為一種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它是有效整合物流資源、實施物流現代化作業、實現設施共享與高度信息化的物流市場載體。若物流園區內部成員存在惡性競爭關系,園區將會是個極不穩定的系統。物流園區作為一個產業集群的載體,對于集群內的企業之間的合作要作為重點關注方向,只有內部單元關聯起來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集群,才能發展下去。物流企業的招商對象主要就是大型的制造業、物流企業、銷售企業等。園區在選擇招商對象時應以循環經濟理念為基礎合理的選擇招商對象,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在園區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通過鼓勵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企業在物流設施上的共用度,園區管理方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合理組織倉儲、運輸、配送、加工等物流活動,減少物流園區各種資源的浪費,減少不規范的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3.建立循環的綠色物流體系在物流活動的整個流程中,即供應、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中會產生廢棄物,如包裝物,如若不能得到適當的處理和回收,這些廢棄物不僅會造成環境的污染還會帶來資源的浪費。
物流行業對于包裝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為了保證物流貨物的安全,貨物的包裝是十分重要的。目前行業內大部分的物流企業的包裝方式以及其包裝材料并非是科學環保的,對環境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首先,我們可以把不易毀壞的貨物的包裝進行簡易化,而易損物品則仍嚴格按照原要求進行。在包裝材料方面,采用可回收的綠色環保材料,在完成運輸后對產品的包裝進行再次回收利用。因此,在物流園區的功能設計方面,應該從資源角度出發,注重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將逆向物流融合到園區的功能設計中去,協調供應鏈中逆向物流與正向物流的關系,最終形成具有“循環回路”的物流體系,如圖1所示。圖1綠色物流循環體系
4.重視輔助功能的規劃建設園區物流活動的全過程應注重循環經濟理念的貫徹,物流園區應加強對物流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企業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建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廢棄包裝材料回收利用車間等等相關的輔助設施,使廢棄物可以循環再利用,節約物流資源,提升物流整體效率。
5.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物流作業配套能力站在園區管理者角度,園區管理方應協同相關生產企業建立高效且完善的物流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平臺物流企業可以快速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現代化的物流園區強調綜合性的系統觀,要求各子系統的物流作業要整體配套,例如,裝卸、搬運、儲存、運輸能力和包裝能力配套,貨物快速的疏導能力與運輸能力要配套。4結束語物流園區是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可以有效的整合物流資源,節約土地使用,但物流園區的發展方向決定園區的生命力,傳統的物流園區發展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這個時代,現代綠色物流園區才是園區未來的發展方向,文章通過分析國內物流園區在循環經濟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物流園區的發展和規劃當中去,為物流園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下一篇:江蘇連云港國家農業科技園區